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亲子骑游海南岛7]邂逅海的故事
美骑小编:温馨的一家子感受过梦寐以求的海滨生活之后,继续启程延续在海南的单车辙印。这一篇,讲述的是他们与海的故事邂逅......
单车辙痕——海南篇·东线(七)
1月27日,博鳌镇 - 东澳镇,骑行96公里
博鳌虽说是一个小镇,但在国人眼中,它却与海口、三亚齐名,甚至有超越前两者的世界声誉,这也正是“博鳌亚洲论坛”为其带来的靓丽光环。
成立于200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为主旨,立足亚洲,推动亚洲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世界,增强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如今,论坛年会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都会在位于万泉河口东屿岛上的论坛永久会址召开。
虽说身在博鳌,但我们一家并不打算花二百多元去看这间“国际会议室”。更愿意在小镇的海滨、街头,感受一番其与众不同的国际化气息。八点钟离开酒店,直奔位于海滨的酒吧街,想看一看图书资料介绍、网络世界疯传的“海的故事”。
早晨来看一间酒吧,虽说无法感受灯红酒绿下的浓烈气氛,却能在一份清静中端详其素面朝天时“海”的丽质。的确与众不同,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海”休戚相关,老船木制作的桌椅,嵌着珊瑚礁的墙壁,饱经沧桑的舵轮,装饰了渔网浮球的房檐廊柱……这些与海相关的每个物件都在诉说着海的故事。
连孩子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一会儿摸摸瓷坛子做的装饰灯,一会儿转转饱经沧桑的老舵轮……完全进入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游乐园。媳妇儿更是恨不得把所有物件都搬走,无奈只能多拍几张留影,唯一的遗憾就是海边的雾气太浓,天空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拍出来的图片缺少了蓝天的陪衬。
沿着酒吧街往南,还有般若海、曼半餐等一些装饰很有特点的酒吧。拐过南头的街角,是一座妈祖庙,继续往前经沿河街便可回到滨海路。沿着滨海路再往北走,直至与东山街交汇处西拐,即可进入前往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乐城岛(乐会古城)、蔡家宅等地的博文路。一条大约三公里的道路,满眼翠色,街回路转,美得出奇,我和媳妇儿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赞叹。难怪昨晚在一家东北饭店吃饭时,老板这样对我们说:“我媳妇儿一回东北就长病,来这儿就好。这地方风景好、空气好,人心情就好,这辈子死也得死这儿了,哈哈……”
在博鳌禅寺西门对面,拐入一条县乡小路,由此前往乐城岛。沿途种植有大面积的辣椒、水稻等作物,槟榔树也一下子多了起来,家家房前屋后多有栽植。骑行大约四公里,抵达万泉河北岸的朝阳乡,由此往南过万泉河大桥便进入了乐城岛。这是一个大约三平方公里的河心岛,因是古乐会县城所在地,而被世人所关注。
目前,岛上还有一条古街、一座城隍庙(原址重建),以及一些遗留的古民居。城隍庙前面有个广场,旁边立了几块儿展板,对乐会古城及古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介绍。紧挨着展板有两间老屋,门口有棵树干笔直树冠像伞一样的树,树冠根部往下的树干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状果实,有几个瓜被一块布包了起来。正琢磨找人问问,赶巧,主人从屋里拿出梯子架在树下,摘去布条,两个金黄色的瓜露了出来,主人用剪子挨个剪了下来,原来是木瓜。
从城隍庙广场绕回到古街上,正好有人家办喜事,在村口的槟榔树下搭了两个大灶,炉火烧得正旺,新房门口刚放过鞭炮,纸屑像红色的花瓣一样铺了一地,非常喜气。这种吃席的方式,和北方农村非常相似,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都是大灶大锅,只是有的地方雇厨子做,有的地方则是邻里亲朋亲自上阵(美骑小编注:在这方面南北方是一样一样的)。
古街上非常清静,几乎没有人,大概都去吃席了。整条街都由青砖铺地,两边已建了很多新式小楼,零星的老屋夹杂在其间,显得非常落寞,老街或许真要走到名存实亡的境地了。出古街,继续往乐城岛东南方向骑行,依据地图资料显示,岛的东南方有渡口,乘船过河便是留客村,正好参观蔡家宅。途径大片槟榔林,第一次与槟榔树如此亲近,于是全家钻进林子拍照、摩挲槟榔树。
还没到地图所标示的渡口,路已到了尽头,只得走进附近老屋向当地居民询问。原来渡口已经荒废,没有船摆渡,行前计划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孩子正好渴了,索性小憩,向老屋居民讨水喝,顺带参观了一番老屋,小窗户、大块青砖、滴水回廊,的确古风浓郁。屋主人说,都是祖上留下的,有些年头了。
原路返回朝阳乡,找一家老爸茶馆,喝茶吃点心。再次进入博鳌禅寺附近的219省道(S219)时,已是十一点多,时间关系,只得放弃前往留客村参观蔡家宅的行程。沿219省道(S219)往南,行至博鳌国宾馆附近,是一个“人”字形岔路口,往东过培兰大桥可前往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我们一家往西南方向骑行六七百米,东拐进入428县道(X428),前往龙滚镇方向。与219省道(S219)相比,这里路况佳、车辆少,更适合骑行。虽说是正午时分,也没有停留,一个小时后,在龙滚镇南边进入223国道(G223),也自此进入了多坡的丘陵路段。
从昨天到今天,遇到了不少的菠萝地,总想着买一个新鲜菠萝尝尝,于是一路寻觅。期望的事情总是不期而遇,沿223国道(G223)骑行不远,突然看见路边一个彩钢盖顶的大棚下面放着小圆桌,上面摆了七八个菠萝,大喜,赶紧停车询问,原来他们并不是专门卖菠萝,而是批发辣椒。不过,老板依然同意卖我们一个菠萝,五元钱一个大菠萝,还帮削了皮,并特意骑电动车到附近人家帮忙要了一撮盐。只在上面略微撒了点盐,一家人便大快朵颐。现在想来,像游戏一样的一次交易,更像一个没有脚本的温馨故事。
一道菜刚撤盘,另一道菜紧接着上桌了。过山根镇拐一个大弯,便进入了和乐镇,本想着能不能喝一碗和乐蟹粥,却碰到了飘香的和乐粽子。原本一到海南就迷上了粽子,这次哪能放过。六元钱一个,先要一个尝尝,好吃自不必赘言,问题是没有过瘾,于是又要一个,害怕孩子也错过这口美味,硬是将他叫了起来,没想到不领情,一顿叽歪,幸亏店家姑娘的一个棒棒糖,才算息事宁人。如此好吃的粽子,不详细说说真有点良心不安。
和乐粽子为什么好吃,因为有三样地产的原料别处无法比拟,那就是“吃海鲜的黑猪肉”、“喝海水的咸水鸭蛋”和“太阳河边的糯稻米”。
和乐传统粽子所用的黑猪肉,其黑猪多产于和乐小渔村,渔民用不要的小鱼、小虾、海菜和椰子肉喂养,可以说是睡在沙滩上吃着海鲜的农家黑猪,味道鲜美。鸭蛋多为当地传统养殖的麻鸭、红鸭、白鸭所下,这些咸水鸭以滩涂地上的小贝壳、小鱼虾、玉米、稻谷为主食,所下鸭蛋与普通鸭蛋在口感上完全不同(前文曾提到)。水稻则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一半是太阳河水,一半是回潮进来的海水,所产糯米略带咸味,营养丰富。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粽子能不好吃吗。
在和乐镇离开223国道(G223),拐入东南方向,即可前往港北渔港。沿途碰到有农民栽植水稻,停车仔细观看,发现同一片水田竟然采用了不同的栽植方法,有人弯腰一撮一撮的插秧,有人却站立田中,三棵两棵的抛秧,像玩飞镖一样,很有意思。
港北是一个小渔港,聚集在港口的多是木壳小渔船,码头出售的也多是一些当日捕捞的小海鲜。码头的小渡口却非常繁忙,仅有一艘像筏子一样的小滚装船,一刻不停地来回摆渡。码头边上有几个小女孩正在卖花,看到孩子的拖车便新奇地围了上了,并很热情地送了孩子两支花。看有人和他玩,孩子非常高兴,对拍照也非常配合。
两个渡口之间的距离有两三百米,是港北地区与盐墩村最近的地方,像乘坐公交一样,连人带车三元钱便摆渡到了对岸。从烟墩村一直到大花角,是一块儿伸入大海的狭长半岛,沿途有六七个村庄,大部分路段都能望见西边的小海,要是不赶时间,这一路都非常适合看落日。从港北,再到这里,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乎每家的房前或屋后都会栽种一到两棵木瓜树,兴许有什么讲究,只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
行至联丰村附近,有岔路口拐向东南方向,由此可前往大花角。急于赶路,放弃前往,继续沿着432县道(X432)骑行,爬上半岛南边的大长岭,眼前是一条非常陡的坡,下到坡底便是春园湾海滩。眼瞅着太阳偏向西边的天空,但我还是决定去海滩看看,一条陷脚的沙道,只得费力地推车过去。又是一片清净诱人的沙滩,虽说时间有些紧,一家人还是疯了一会儿。离开沙滩的时候,由于是上坡,沙道更加陷脚难走,只得将拖车分离单独拽上去,孩子却如少爷一样躺在车上傻笑,媳妇儿说:“得录下来,让他长大了看看,要是哪天咱老了,看他能不能这样对咱。”
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心里有点纠结,今天到底是去比较近的万宁市区,还是去计划中的东澳镇?直至保定村,通过打听进入正在修建的滨海公路,注定要摸黑进入东澳镇。
海滨公路仅仅修建了砂石路基,宽阔的道路上除了我们一家,没有车,也没有行人,再加上两边有点幽深的松林,以及不远处传来的浪涛声,事后,媳妇儿说这个地方有点瘆人。好在只三四公里的路程,便抵达了太阳河口正在修建的大桥边,向建筑工人问清了前往东澳镇的道路,继续前进。此时,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只得依靠手电光谨慎前行。经过大约半小时的骑行,顺利抵达东澳镇。
安顿好行李,独自上街买晚餐,在一个大排档前,看到有鱿鱼仔,就用它炒了一盘蒜苗,又要了一碗海南粉。顺道买了一个椰子,看摊上也有槟榔,便非常想嚼一块儿尝尝味道。摊主看我是外地人,切了一瓣送给我,说:“就这样嚼嚼吧,别包叶子和石灰了。”味道非常涩,没有多少水分,就像一块刚从树上剥下来的树皮,真的有点享受不了。
单车辙痕——海南篇·东线(八)
1月28日,东澳镇 - 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骑行44公里
昨天,摸黑赶到东澳镇,使今天的行程变得轻松不少,出发前可以很自在地吃顿早餐。与海口、文昌等地的街镇相比,老爸茶馆突然消失了,代之的则是一个个粉汤店。就近找一家店要了两碗粉汤。其实一路已喝过几次粉汤,大米制作的粉条每个地方差别不大,只是在佐料或汤的配料上有一些细微差别。尤其引人的是,桌上多了一瓶金黄色的辣椒酱,没敢多尝,只夹了一筷头,一股火辣瞬间从舌尖引燃,传遍整个口腔。
来海南之前,根本不知道海南岛竟有如此神品。通过查阅资料,真让我吃了一惊。许多资料中说其辣度居世界之首,也有资料说是世界第二,但是有些国外的辣椒辣度排名资料根本没有提及它。我也没有找到一份权威的学术资料可以证实这些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确非常辣,而且是海南岛独有的辣椒品种,只有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地有。
出东澳镇沿435县道(X435)一路往南,骑行五六公里过风豪大桥便进入神州半岛。岛上到处是在建或已建好的楼盘,而且还有一个高尔夫球场,虽说有几个海湾,大都变成了楼盘、球场的私家海滩,游客已鲜有涉足。岛上的马路绿化做得还不错,对于骑行来说会带来不错的感受。在半岛的西端有大桥和对岸相连,站在桥上眺望被半岛包裹的海湾,鱼排错落有致地浮在水面上,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根,不时会有渔民驾小舟摆渡其间。
离开神州半岛继续沿海滨向西骑行,前往南燕湾方向则是一段扬尘非常厉害的砂石路。总以为南燕湾该是一片可以亲近的海滩,没想到依然被各式楼盘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好在一路上不时的可以看到大海,使得视野不至于那么逼仄。海湾中的加井岛,如一条大鱼弓着背半浸在水中,苍翠的山脊,灰白的礁石,清晰可辨。
拐过大陆岭,穿过一座小桥,道路瞬间切换为宽阔的柏油路面,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又是一个接一个的楼盘,许多楼房像攀爬台阶一样一直修到了远处的山坡上,著名的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就在马路南侧的海边,看过《非诚勿扰2》的朋友一定能想起这个名字。路边的紫荆花落英缤纷,绿色的草地上缀满了花瓣,真是一幅天成的写真布景,媳妇儿忍不住坐在中间,脸上写满了得意。路中央还特意修了不少街心小岛,栽植了各种绿植,使逛马路真的成了一种看风景的享受。恍如回到了两天前的博鳌小镇,真是一个不输博鳌的地方。
沿着这条景观大道继续前行,遇十字路口,南拐五六百米便是石梅湾海滩。非常长的一片海滩,人却不多,只要有足够的闲散时光,坐着发呆、躺着晒太阳、撅着屁股挖沙子,或者下海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孩子非常迷恋挖沙子,拿着小锹,走到哪挖到哪,当看到远处的渔船时,又闹着要去坐船,只得抱着他迎着浪头向船的方向走。船肯定是坐不上,很不高兴地哭了一场,最终,回到沙滩边喝瓶儿童奶才算打消了坐船的念头(一路坐了几次船,孩子竟然喜欢上了坐船)。
离开石梅湾海滩,一路往北即可进入前往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的兴梅大道。骑行至高速公路入口北侧六七百米处,路边有一排简易的水果小铺,每家都将香蕉用绳子系了挂在棚顶的铁钩上,远看金灿灿的一片,非常招人。挂在铁钩上的还有一种咖啡色外皮的香蕉,被他们称为咖啡蕉,卖价很高,没有买,买了一串类似芭蕉的小香蕉。事后查阅资料,竟然鲜有关于咖啡蕉的资料,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香蕉,我也是心存疑惑。
穿越海南岛东线高速,过石梅山庄,翻一道山岭,坡底有一个十字路口,往东是海南东南亚风情村,往西则是前往兴隆热带花园的道路。已提前在网上预订了花园门票,于是直接拐入西边道路,骑行两公里便可抵达花园门口。
没进花园之前,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地方,人进去了,如乘着扁舟一样飘在花的海洋中。事实上,却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心理落差,花朵只能算是一种点缀,反而是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我觉得叫做植物园兴许更准确一些,比较尴尬的是,在热带花园成立之前,兴隆已有一座声名在外的热带植物园。不过,花园的兰花还是值得一看,虽说盛开的绝大多数都是盆栽的,但是品类非常丰富,紫的、粉的、黄的、红白相间的、带花纹斑点的……色彩缤纷,比较引人。
花园还有许多兰花属于附生兰,就是附生在乔木等树木的树干上,看上去像树木开花一样,其实附生兰只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它的根须附着在树木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自身可进行光合作用,不会掠夺它所附着树木的营养与水分(区别于寄生植物)。花园的许多树木枝干上都被人工绑缚上了附生兰,有的仅仅抽出芽来,真正开花的不是很多。
媳妇儿在树下捡到一朵落地的大红花,非常美的插在自己头上,让我给拍照,孩子看后竟然效仿,不知何时揪了一朵类似满天星的小草花,摁在自己头顶,让我拍照,逗得我俩一顿大笑。
花园很大,但是游客稀少,许多游客都是乘电瓶车来个走马观花,要是时间宽裕,可以徒步仔细识别观赏各种热带植物,既长见识,又放松心情。我们一家参照花园地图不折不扣的转了一大圈,离开时已经三点多钟,原计划还要继续参观兴隆热带植物园,只得改明天了。
回到兴梅大道,继续往北大约2.5公里,便是中国第一家咖啡厂——太阳河咖啡厂,可以免费参观。来这里参观的散客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旅行团,参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咖啡厂,更是一个大型的咖啡商店。路过玻璃橱窗后面的设备,导游会像背台词一样,背一遍这个咖啡厂辉煌的发展历史,然后匆忙将客人领向大型的咖啡产品展厅(商场)。许多咖啡加工设备并没有工作,所以不经人详细介绍根本无法了解每一道工序的工艺流程,参观咖啡厂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一家来一趟,或许仅仅是感受了一番咖啡厂的气氛,没有详细了解咖啡的生产工艺,非常遗憾。只得在门口拍几张咖啡树的图片,权作安慰,可惜上面还没有结咖啡豆。
离开咖啡厂,继续北行大约2.5公里,便进入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的核心街路温泉大道。虽说仅仅是一个县级市的市辖区,却是星级酒店密布,运送游客的大客车如梭。我们一家也提前在网上预订了一间四星级酒店的特价房(108元),其实与许多经济型酒店差不多(当然不是豪华套房),房间布局简约、干净、利落,许多细节考虑的很到位,唯一的不足是房间里没有网络,只得拿着笔记本到大厅去上网查资料。
安顿好行李,时间尚早,一家人便骑车去街上溜达,顺便吃晚饭。太阳河将兴隆的街区分为两个部分,河东岸是各种各样的温泉度假酒店,聚集的多为游客,因此收拾的干净利落;河西岸则是当地人聚居的地区,店铺林立,223国道(G223)正好穿街而过,因此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虽说住在河东岸的酒店,要想体验品味当地人的生活,还是老街区更有味道,于是出门便直奔河西岸。
河西岸的小巷子中有不少水果店,第一次看到形状像长满肉髻的佛头一样的水果(其实北方大的水果店也有,只是价格不菲,平时很少注意),当地人叫做释迦摩尼果,超市多称为释迦,学名番荔枝。品相好的十五元一斤,品相差的十三元一斤,自己吃,所以品相差点没关系,最主要的是品相差的释迦,多已熟透,捏上去非常软和,吃起来口感更好。剥了皮可以直接食用,果肉乳白色,口感软糯,非常香甜。
逛了一圈,在太阳河大桥的西头,找了一个卖陵水酸粉的小摊,要了两碗。味道不错,很对一家人的胃口,孩子都吃了大半碗,于是又要了一碗。粉很细,类似于龙口粉丝,只不过还是大米制品,属于海南粉的一种。关键味道来源于那稠糊状的卤汁,香、辣、酸,非常开胃。先提前感受一下这陵水酸粉的诱人味道,决定到陵水后再好好品品。
回酒店的途中,碰到不少卖海鲜烧烤的排挡,价格也不贵,决定烤点小海鲜尝尝。一条秋刀鱼、一条比目鱼、一条鲅鱼,再来一瓶地产啤酒(凉啤),真是舒心惬意。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Lnicol
上一篇:吃最重要!台湾10大知名夜市盘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