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回溯《骑手》之路:从小说骑到现实
前言:荷兰作家Tim Krabbé的小说《骑手》(The Rider)初次发行于1978年,它将现实和虚构相结合,用150页的短小篇幅刻画出了一场150公里的公路车赛事中的种种精彩。这本作品深深抓住了骑行文化的精髓,它并不是以平铺直述的方式来描写,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手法。它既是单车狂热爱好者心中的终极佳作,也同样也吸引了大批的“键盘车手”。Ian Walton和两位队友从西班牙来到法国梅吕埃(Meyrueis),开始回溯书中所出现的路线,并把拍下的照片处理地非常有时代感,这是一次既真实又充满yy的骑行。
在我在澳大利亚过上成功舒适的生活之前,追溯《骑手》里的路线就已经在计划之内了。当我离开澳大利亚,前往巴塞罗那定居,并去体验当地的骑行生活和从事摄影工作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离这个计划更近一步了。制定计划、改变计划、取消计划、再次制定,一花就是4年,然而我知道,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
从敲定行程的那天起,无数次地重新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决心,也提高了我对它的预期。我开始约伴,找来了常常一起组团骑行的朋友们,我们知道书上所写的东西会变成现实呈现在眼前,我们会看到一样的路、一样的村庄、一样的上坡和下坡。
我在想一路上能是否能看到书中描述的那样——一群人在路边注视着我们骑行,虽然这是小说,但也是基于现实的,说不定想法就成真了呢?
我们在巴塞罗那新区集合,开车4个小时去往梅吕埃(Meyrueis)——艾格尔山环线(Tour du Mont Aigoual)的起点。预计的下午三点出发被拖到了四点,所有人都迟到了。这次不是比赛,而更像是一次旅行或者说是经验分享。我们两个人在前面兴奋地说笑,后面这个睡得昏昏沉沉的二货昨晚去见老朋友喝高了。
在法国,我们知道得早早地吃饭。因为作为西班牙人我们经常在很晚的时候吃东西,可是法国的餐厅总是很早打烊。昨晚的饿肚子就是一次教训。
在离梅吕埃三四十公里左右,我们在一个小村庄的两个餐馆前停了下来,纠结在两个餐馆里选哪个,这时我们突然间看到了个牌子“距离艾格尔山35km”。看到这个名字才反应过来,我们是已经到了规划路线上了吗?没有吧,但是好像很近了,难道已经过了?算了,明天再说吧……
好吃又便宜的菜再加上Leffe Blonde啤酒,一下子就爽起来了。
到达梅吕埃后它没让我们失望,这是个漂亮的小村庄,晚上九点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起初担心的晚上找不到吃的看来是白操心了。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村庄被群山围绕,我的脑海里一边想着书中的内容,一边在河边的路上漫步。嘿,看呐!这一定是书中所描写的那座桥……
“……两个90度的过弯,之间有几座桥串联……”
“公路车大战挖掘机”
我们把自行车从汽车中拿出来,在酒店办好入住手续,准备再喝点酒,结果没有Leffe,所以就早早去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准时地去吃早饭,巧克力可颂和难喝的咖啡,还好我提前做了功课,聪明地点了杯茶,然后在兜里装了几个用纸巾包着的可颂。
踩上脚踏时那一声脆响,让我想到这和这本1977年的书上所写的不一样,也让我想起当年他们用的那朴实的革制狗嘴套。不过和书中相同的是灼热的天气,虽然我们比书中描写的时间早了十多天(6月12日,书中是26日),但是暴雨来临前的温度和湿度简直完全一样,我们就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穿过村庄,骑向峡谷。
“……左手边是对面石壁下流淌的河水,右边是更多的石壁,我们正在塞文山脉(Cévennes)的高地里穿行:这里就是容特峡谷(The Gorge de la Jonte)”
我们3个人的骑行小集团在这雄伟的峡谷里显得是那样渺小,容特峡谷的美景让它成为极好的骑行地。持续二三十公里的缓下坡踩踏是一个很好的热身。
“……又是30公里,在莱斯维盖(Les Vignes)……”
冲刷出容特峡谷的容特河(The Jonte)陪完美骑了差不多20公里,之后我们就离开了它的流域。
“在一个小镇,两旁的人群向我们鼓掌欢呼,从这儿我们开始沿着塔恩河(Tarn)骑行……”
塔恩河比容特河更大,它流经的峡谷当然是美得让人窒息……
“……欧洲最美的峡谷……”这里,骑行才正式开始。
“31km,这里是莱斯维盖”
这是一路上第一个爬坡,公路从峡谷开始蜿蜒而上,我看着大汗淋漓的手腕和晒成黑炭的胳膊,回想起每年此时在加泰罗尼亚(Catalunya)的爬坡骑行,突然有了种自己是pro的错觉。
这也是书中所描述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原句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而在我骑上车时,对于它们的理解才真正地加深。这样的胡思乱想可能是因为太累而走神,但是又会在下一个坡或者队友从我身边超越时被拉回到现实。
在书上,这儿并不是最难的路线,即使实际上它有超级多的爬坡,要知道艺术总是高于生活的。我们都觉得在这里比赛简直是要人命,一路上完全没有休息点,爬坡要么巨陡要么巨长,不过路边的罂粟花和100m路标倒是和书上所写的一模一样。
我们尽可能地去探索书中描述的路线,习惯性地去打印地图、做标注、写上村庄的名字
当我们到达Trèves的时候,大家达成一致,决定去找家咖啡馆坐坐。为什么?因为这才是此行的目的啊,这不是比赛,而是体验。我们很幸运能在小小的Trèves里找到一家咖啡馆,并且坐在街边的椅子上,喝着热的咖啡,咀嚼着当地的食物。胶囊咖啡机做出来的咖啡当然很美味,友好善良的女主人给我们不断地加咖啡、橙汁汽水和水,非常满足。
之前本打算骑到坡顶的,但是我们的重点是书中所写的路线,所以在这里掉头回到梅铝埃和那座通往终点线的桥,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终点,只有更多的甜点和饮料,而此时,天上的积雨云也越聚越多。
回程的路我们一路狂飙,回想起整段路线从开始的壮观峡谷和曲折爬坡到后来穿过艾格尔山后漂亮的村庄、美味的咖啡和点心,都是那么美丽而愉快。让我能一直保持在三人小队中的动力就是把自己想象成Krabbé,在骑行的过程中寻找书中所出现的一切。这次骑行已经深深地被记入到我们的单车历程中,它也会刺激我们想再来一次,看看会出现什么新的体验。
骑行结束后的几周,我又读了一次《骑手》,现在我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我在骑行书中路线时感受到的一样。这更像是你在先看完一部小说翻拍的电影后再去阅读原著,这时你心中的角色就是那个演员的样子。
《骑手》就是这样将骑行经历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作品,而且是一本让你久久难忘的作品,你随时都可以再次体验,只要拿起Tim Krabbé的这本书,回到梅吕埃和艾格尔山就是了……
相关链接: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挪威公路骑行(上):巡海》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挪威公路骑行(下):转山》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新西兰公路骑行:寻求完美之旅》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爱尔兰公路骑行(一):威克洛山国家公园》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爱尔兰公路骑行(二):黑树篱和巨人堤》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爱尔兰公路骑行(三):隐秘之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卡尔佩公路骑行:迷失在西班牙最美爬坡路(上)》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卡尔佩公路骑行:迷失在西班牙最美爬坡路(下)》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日本公路骑行:寻访广岛和今治最美公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蒂罗尔公路骑行:阿尔卑斯的隐秘之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澳洲荒野漂流记:寻回骑行的初心》
责任编辑:Leoric
上一篇:独行圣地大朝台(一)初遇南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