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捷安特专用最强车把? CADEX RACE一体把评测
因为小编比较喜欢这种现代复古风格的车,刚好第十代TCR也推出了致敬ONCE车队版第一代TCR的“LEGEND EDITION”涂装,所以年后就入手了一支车架。众所周知,现款GIANT的公路车全部使用“OD2 AERO”的“D”型舵管,以实现全内走线,所以车把的选择范围依然不大。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选“捷安特专用最强车把”(只要定语加的够多,就不怕用“最”,哈哈),毕竟CADEX RACE一体把的几何和重量看上去都不错。就是售价高达3698元(AERO一体把的价格更是高达2049元……),给钱时还是十分肉疼的……
先来开箱一下这款一体把吧。与小编之前买过的CADEX AMP坐垫一样,CADEX的一体把也使用大黑盒包装,来体现高端感。
钢印式“CADEX”大字,与坐垫的包装风格一模一样。
“追求极致产品”的Slogan同样纵向排列在包装左侧。
产品信息标签十分详细,直接将车把几何印在了标签上,但没有标注规格,如果商家备货较多的话,需要自行用漆笔标注。CADEX RACE车把的规避比较多,提供5个宽度+7个把立长度,共16个规格,上把宽度最窄可以到34cm,并且最窄的两个规格下把外撇、前伸、下沉量均针对小个子用户进行了优化。
打开纸盒,发现即使价格很贵,但包装比较简单粗暴。小编买过这么多车把,真就没见过用黑纸包着出货这种方式……
一体把预装了码表架出货,黑纸外露着个码表架,样子就挺滑稽的……码表架还是挺碍事的,所以还是先拆了进行拍摄。
撕掉黑纸,就能看到RACE一体把的真面目了。为了实现轻量化,RACE一体把使用了相当简洁的造型,看上去比较干练。车把在不同的位置采用T1100和T800碳布,并且使用一体成型制程,来降低车把重量。
把横中间使用了电镀银色大标,辨识度非常高。
把立与全段等径的把横形成了一个简洁的“T”形结合位。
把横区域使用人体工学造型,截面较厚,提供舒适的握持感。
上把折弯处则增加了一些填角造型,令上把的握感更舒适。
把立呈方形截面,看着比较粗壮,这也是CIANT家把立的传统了。车把几何数据标注在把立上,但明显缺了一个重要数据,就是把立角度。这把立角度看上去就十分激进,查询台湾官网才发现偷偷摸摸地标了-10°把立角度,也个也是GIANT家把立的传统了,比较偏激进。
既然是“捷安特专用最强车把”,那么把立的舵管夹环自然是根据“OD2 AERO”舵管设计的,别家车架无法使用这款一体把。但是AERO一体把又是传统圆形OD2的,有点让人看不懂。
作为一款这么贵的一体把,标配钛螺丝是基本操守了。
反正别家车架也用不了这款车把,管线入线口自然就根据GIANT自家的内走线规格设计就好,使用了把立下方进线的方式。入线口开口较小,目测是无法支持机械变速的。
为了减少开孔对车把刚性的影响,上把下方的出线口开口也比较小。虽然看着不好穿,但好在预埋了导管,令穿线更加简易。
下把使用了泛用性最好的压缩弯型,40cm规格的前伸量为72mm,下沉量为125mm,也是很“捷安特”的几何数据,非常友善。
▲手变安装位的防滑涂层区域足够大
▲下把使用了传统的圆形截面
▲下把末端还有个亮黑色装饰区域
下把为11°外撇,上下把宽度差值为3cm,40cm规格的上把为37cm宽,非常符合目前“卷气动”的设计潮流。
▲下把的管壁非常薄
下把使用专用的双孔固定码表架,看来是比较重视码表架可靠性的,令挂载摄像机或车灯时,码表架更加稳。
车把配备了碳纤注塑材质的码表架,造型比较简洁,不是上面有个镂空标,还以为是通用款,毕竟同为双孔固定……
下沉式设计可以让码表与把横形成一个平面,看起来更整洁。
码表底座使用单孔+限位槽的形式固定,非通用款式。
码表架附带GOPRO接口支架,不过是固定在码表底座下方,而非码表架螺丝上,这种安装方式在称重时,非常考验码表架的强度。同样可能是出于对挂载负重时的强度考虑,码表架螺丝配备的是钢螺丝,按道理说,这么贵的车把,应该标配钛螺丝才对。
车把的表面处理略显粗糙,不太对得起它的价格。
到了称重环节,官方号称420x110规格的重量为256克。小编这支400x100规格实称为269克,虽然没拔掉导管,但也不至于重这么多。虽然没达到官方重量,但已经算是个比较轻的重量了。
▲码表架的重量为21克,中规中矩
▲两颗码表架螺丝还要加上6.4克
▲如果需要安装挂架,则还要加上9.2克
哎,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对了!车把附件呢?原来车把附件藏在了车把底座里,还特意用贴纸告诉你里面藏着东西。
▲连底座上都打上了CADEX大黑标……
▲从下面打开底座,果然藏着个小盒子!
▲连附件盒上都有标和SLOGAN……
▲都倒出来,只有简单4样东西
对于想走轻量化路线的PROPEL车主来说,安装RACE一体把需要更换附件里的碗组盖。
另外则是搭配车把的专用“D”形碗组上盖。
由于OD2 AERO的吊芯结构比较特殊,需要使用短螺丝。这颗上管螺丝也是钢制的,虽然短,钢的影响也不大,但对于这么贵的车把来说……不成配个铝的也好啊!
RACE一体把无法在把立上方预留垫圈,必须一步切到位。把立的夹环位置预留有台阶,搭配专用上非常平整。
▲上盖加螺丝的重量为8.7克
最后则是一个WAHOO码表用的底座
使用体验
首先,RACR一体把搭配TCR或DEFY使用的话,是可以直上的,无需装那个开口过线垫圈。那么问题就来了,本来这代GIANT的车配10°把立,就是为了补那个过线垫圈的高度,现在无需垫圈了,那么这就是一支地地道道的10°把立,所以还是十分激进的。
更加激进的是,买前小编没发现,RACE一体把使用了十分“意味”的下沉式上把,手变位置会比平上把更低一些。不喜欢使用下沉式上把的本小编直呼“中伏了”。
下沉式上把使用气动姿势的话,用着其实没什么毛病。但小编这种身体柔韧性一般,抓手变和上把会比较多的人,就感觉有些“硌手”了。特别是抓上把时,手心空了一块,握感并不好。好在上把有些填角造型来弥补一下舒适性。对于小编这种使用习惯来说,RACE一体把的舒适性表现比较一般,长时间骑行手掌会有些不适感。
车把的几何是非常气动的,由于外撇较大,手变位置也会一同倾斜一些。本来小编就习惯使用37cm的车把,到了RACE车把上可以无缝衔接。
37cm的弯把还是能在骑行姿势上获得一些气动优势,毕竟姿势气动比车气动更重要。对于TCR这种不太气动的车来说,RACE一体把可以弥补一定气动劣势,但前提是你能适应这种姿势。
虽然把立角度很激进,好在前伸量和下沉量做得比较友善,切换骑行姿势时比较方便迅捷。
车把刚性则是比较惊喜的地方。本来小编对这种250克区间的一体把就没太大期望,实际却狠狠打脸了。上把位和下把位的侧向刚性表现十分不错,与小编用过的一些300克区间一体把相差无几,冲刺发力比较直接;下把提拉和下压刚性则不像侧向那么强,考虑到其重量,也算是不错的了。
40cm宽的下把在冲刺摇车和高速下坡时,也能提供一些操控性上的加成。
总的来说,RACE一体把的刚性重量比试非常好的,这点就与TCR ADV SL的属性十分般配。
最后总结一下,称CADEX RACE为“捷安特专用最强车把”一点问题都没,因为在现行OD2 AERO舵管专用的车把和把立,也就那么几个,说它最强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它也确实做到了又轻又硬。
但如果算上第三方适配的一体把来说的话,说它最强似乎是有点违法广告法了,但小编认为它确实是最适合第十代TCR的车把。虽然造型不够AERO一体把气动,但其实小编认为RACE一体把的大外撇几何其实是更适应气动骑行姿势的,所以PROPEL搭配这款车把也十分合适。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有点太贵了……
最后插播一则广告,后续小编会为大家带来第十代的TCR ADV SL的评测与吐槽,但由于后面的中国自行车展比较忙,可能要5月中旬才能发布,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