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颠覆性舒适革命!GOOSYNN Ti-Fi R50绳辐轮组评测(附上海展新品剧透)
当人们还在争论高端碳纤维轮组到底应选用碳辐条还是钢辐条时,绳辐条技术早已在世界顶级赛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助力冠军车手在奥运会斩获男女金牌。
如今我们有机会体验到来自厦门毂行科技GOOSYNN的绳辐条轮组Ti-Fi R50,下面一起来看看绳辐条的魅力。
GOOSYNN Ti-Fi R50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了由约两万四千根纤维丝编织而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辐条,这种超高分子纤维材料被誉为最优防弹纤维之一,具有极高的强度、耐用性、抗疲劳性和减震舒适性,并且可回收、可降解。
金属辐条在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提升舒适性,但也会导致强度降低。碳辐条则兼具轻量和高刚性,但舒适性较差。绳辐条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具备轻量和高张力上限,又提供无与伦比的舒适性。绳编工艺相比传统辐条更加安全,张力上限高也不怕折不易断,小编到手的第一触感:这是一款能够“弹琴”的辐条,超高的张力使得绳辐条拉得很紧,用手指轻轻拨弄辐条就能传来类似琴弦的声音,这里小编想请有绝对音感的车友来试试,真的能在这对轮组上轻弹一首“高山流水”。
车圈使用UD碳布裸碳免涂装工艺,车圈印有巨大的“GOOSYNN ”标识,隐匿磨砂质感在低调中不失张扬,烫金色的Ti-Fi绳辐条也为整套轮组增添了多样的色彩。除了烫金色,官方正在开发黑色、白色等等更多颜色满足进阶高端的个性化搭配需求。
▲免涂装工艺,碳布真实裸露
出厂自带金属原色的70mm钛合金真空气嘴尽显高贵格调,钛金属本色非常精致,常规来说钛气嘴属于给好大哥们彰显品位的“心情改件”,和辐条两端的钛合金接头相得益彰,这对轮组放在车店橱窗绝对能吸引不明觉厉的车友驻足围观。
如果说时下28mm公路车胎已经是标配,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更宽的30mm、32mm风向很快就会到来。作为一对公路车轮组,这对GOOSYNN Ti-Fi R50轮组内宽来到惊人的25mm,外宽34mm,适配30c-50c的轮胎,国产碳纤维轮组在规格方面一直是遥遥领先,宽圈宽胎带来更高的舒适性,也能有更具气动性的截面,这也是近年流行的一大趋势。
▲前后20孔特规直拉花鼓
GOOSYNN Ti-Fi R50的辐条工作张力约为100-140kgf,高强度连接结构,更高的工作张力,快速传导踩踏功率提供更快响应速度。更高的拉伸强度有效减少每对轮组辐条数量,前后20孔直拉方案,进一步减轻轮组重量,使用了纤维编织的Ti-Fi柔性绳辐条和自研钛合金榫卯结构的接头,直拉花毂穿过式设计,兼容常规碳条花毂,让绳辐条轮组组轮更加便捷,更易于维护。
Ti-Fi绳辐条由于材料的柔韧特性以及数万根编织成股的缘故,对比传统硬质辐条,Ti-Fi在抗疲劳损伤及抗老化上优势巨大,厂家宣传的使用寿命超过12年,在耐用性方面还需时间验证,但在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柔韧的绳辐条在突发意外时不会突然断裂或产生尖锐断口,更加安全。
▲花毂内部细节,轮组提供5年质保,陶瓷培林质保1年
轻量化是绳辐条轮组的另一大优势,GOOSYNN Ti-Fi钛合金绳辐条重量仅为2.2g/根,比传统钢辐条轻了一倍还多,也比碳辐条轻了1克有余,前后20孔、内宽25mm、50mm框高轮组仅重1236.9克(含真空胎垫及钛合金真空气嘴),轻量化效果明显。每一对GOOSYNN轮组都会在严格质检后才会印单出厂,这对轮组官方出厂单据上标称的重量为1236.9克,实称重量为1237.1克,排除误差实称和标称重量几乎相同,这和普通品牌出厂标称重量再加减50克的误差完全不同,每一根辐条都清楚标注辐条张力值。
▲直径78cm的定制防水轮组袋,拆车打包必备
顺带一提,开箱的第一瞬间就能感受到GOOSYNN品牌满满的诚意:双层厚纸箱+随箱附赠轮组车包,保护属性拉满。外出打比赛或是出门远行探索新世界,轻松打包不怕轮组磕磕碰碰受意外损伤。
骑乘体验
官方将这对轮组定位在Road/All Road,我们自然要找辆正经且全能型的高端公路车来好好测试下它的性能。
我们首先将GOOSYNN Ti-Fi R50钛合金绳辐条轮组装在国民性能公路车GIANT TCR上面,鉴于轮组超轻的重量,仅1237克,把原来的轮组换下来后车重直接减轻200克,减重效果非常可观,轻量化带来了爽快的脚感,更高的工作张力带来更加直接快速的响应,所以在启动时感觉非常轻脚,第一脚快速响应的畅爽让人印象深刻。
在舒适性方面,在搭配32c轮胎的情况下,这对轮组能明显过滤掉路面的细碎震动,中低速进坑和过坎时的路感也比较Q弹,踩踏动作并不会受到影响,依然平顺。遇到坑坎烂路也会更加自信从容,遇到小坑小洼屁股基本不用抬离坐垫,直接碾过去毫无压力,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你稳定踩踏,剩下的交给轮组来处理,这样的舒适体验能在长时间巡航中节省不少为躲避障碍的精力和颠簸耗散的功率,让车手骑得更舒服更远。
如果换上30c宽胎的话,舒适体验并无明显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讲,绳辐条轮组可以通过降低胎宽来实现降低滚阻及减重的方案。
较粗的绳辐条的截面风阻较大,对比有气动优化的钢辐条来说,气动性要稍弱一些,实际骑乘高速溜车时掉速会比较明显。50mm综合的碳纤维车圈带来一定的气动性能,并且由于轮组的重量优势在,更少的辐条数量,用90多踏频保持35km/h的速度,倒是比小编想象中要轻松,长时间巡航也是游刃有余。
在铺装路面上,这对轮组脚感很好,属于踩上就一直想踩的那种轮组,更加偏向舒适骑行体验的类型。它不仅拥有媲美碳条轮组的轻量级表现,还在稳定性与舒适性上全面超越传统钢辐条,为追求骑行质感的你带来更加纯粹的体验。
Ti-Fi绳辐条在遭受震动时,会更快速的耗散能量,降低震动的维持时间,减少水平方向的速度向垂直方向耗散转化,这使得在颠簸路面时速度保持能力更好。总的来说就是轻快好骑,能提供比普通钢条和碳条更加明显的减震效果。
如果想要快速启动,重踩或者冲刺摇车的情况下,还是能明显感觉到Ti-Fi绳辐条的驱动反馈不如碳辐条轮组直接。因此,若想进一步发挥其性能优势,用以坐踩为主的长距离耐力骑行方式,更能体现这款轮组的舒适性与稳定性。
小编个人感觉绳辐条轮组比较适合低扭矩高踏频骑法的车友,对于高扭矩重踩、平路冲刺和爬坡突围这种比较激烈工况,或许不是它擅长的。在高刚性的综合公路车上搭配GOOSYNN Ti-Fi R50钛合金绳辐条轮组,带来极佳的减震效果,能明显提升整体舒适度。
从侧向刚性的体验上来说,Ti-Fi绳辐条特制规格的钛合金接头采用榫卯结构,法兰造型非常厚,加上法兰位置原本就靠内,辐条支撑角度比较窄,侧向刚性表现一般。
爬坡路段,虽说相比低框爬坡轮组少了点“踩一脚就进一步”的那种冲劲,但GOOSYNN Ti-Fi R50钛合金绳辐条轮组无论是坐踩还是摇车都能有轻快的脚感,全能性轮组有着更为综合的表现。
▲32mm的闪电Mondo TLR耐力胎,实测宽度达到了34mm
在选择外胎时这里要特别提醒下:由于轮组的内宽已经达到25mm,安装UCI的最新规定,需要安装30c及以上宽度的轮胎,官方规格表上也清楚标注建议安装30c-50c宽的轮组。这也非常符合时下正在流行的宽圈宽胎设定风潮,近些年的新品公路车大多都能兼容胖圈宽胎,但那些“老古董”可就有点儿难了。
在All Road综合路面的表现出色,尤其是道路中突遇的石板路或粗糙的砾石路面,Ti-Fi 绳辐条可以完美过滤掉来自地面的高频震动,使得在复杂路面上的连续踩踏成为可能,路遇颠簸而不间断原有的骑行节奏,这种感觉相当Nice。其实我们在测试期间还进行了超常规的“越级”使用,比如下大落差等暴力测试,远远超过公路车使用场景,在这些“超纲”考试中,GOOSYNN Ti-Fi绳辐条轮组依然保持极高的操控稳定性,且没有发生偏摆,对绳辐条轮组可靠性有顾虑的车友大可放心了。
如果你认为它更适合Gravel路况,那么别急,GOOSYNN还有框高更低、内宽更宽、胎容更大、专为Gravel开发的Ti-Fi G45绳辐条轮组。
GOOSYNN研发团队通过3年时间多轮严格测试与持续创新改进,目前已经开发出Ti-Fi G45-Gravel轮组,Ti-Fi R30-轻量爬坡轮组、Ti-Fi R50-综合轮组三款在售钛合金绳辐条轮组,期望厦门毂行科技未来进一步释放Ti-Fi 绳辐条的技术潜力,带来更多亮眼产品。
整体而言,Ti-Fi 绳辐条的产品特性令人印象深刻,GOOSYNN Ti-Fi R50钛合金绳辐条轮组所表现出的轻快、稳定、耐用、舒适受到编辑同事们的一致好评,长距离全天候的骑行过程中它提供了足够的顺应性和舒适的骑行体验,如果对轮组轻量化和减震舒适性有着明确需求的车友,这对轮组应该是你改装升级的全新选择。
China Cycle 2025上海展独家剧透
*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量产XC轮组,5月5-8日上海展E4馆1044-1046首发展示!
责任编辑:KzMe